close

電影短評:2008/11/19(三) - 2008/11/21(五)
文∕小智
《血色入侵》Let the Right One In

然而何謂正確?又何謂正義?影片試圖從反方向出發,透過孩童們的犯罪眼光,來影射大人世界中的縱火、毒品、謀殺、霸淩等人性黑暗層面,輔以神秘的「吸血鬼」議題,包裹出這個彷彿「後現代殘酷童年」的寓言故事。也替片中多個扭曲的心智靈魂,他們在長大之後如何發展,提出高度的隱憂。
北歐世界的陰鬱寒冷,無疑替這個驚悚題材提供絕佳的地域條件。不過導演湯瑪斯艾佛遜(Tomas Alfredson)卻不走好萊塢一貫毫無修飾的驚聲嚇人,反而透過一種寧靜,近乎憂鬱症發作般的抑鬱手法,來處理片中的血腥鏡頭,輔以藝術化手法來強化驚悚題材,賦予觀眾另一種不同以往的觀影經驗。雖說結尾處的處理讓人略顯發噱,但就主題傳達來說還算明確。如果篇幅能更為精練的話,全片應該會更加精彩。
不過換個角度來想,本片男主角凱爾赫德布朗特(Kare Hedebrant),他接演本片的時候才十一歲。讓年紀這麼小的男孩,來詮釋本片如此陰暗的題材,對他未來的心智發展來說,這樣是好是壞呢?
片長:114min
年代:2008
日期:2008/11/19(三) 14:30
地點:新光影城1廳
評價:7
《保持通話》Connected

喜愛以「幽閉空間」作為創作題材的編劇賴瑞柯漢(Larry Cohen),於2002年推出非常精彩的《絕命鈴聲》(Phone Booth),之後的《玩命手機》(Cellular, 2004)雖說精彩,然而過度好萊塢化的劇情鋪陳,總是削弱了影片所該有的生猛力道;直到2007年的《致命寫真》(Captivity),實則光彩不復從前,讓人期望編劇能夠再加把勁,回到《絕命鈴聲》當年的風采。
沒想到相距四年,香港推出一部改編自《玩命手機》的《保持通話》(Connected),由《想飛》(Princess D)編劇袁錦麟改編,《寶貝計畫》(Bob-B-Hood)導演陳木勝執導。不僅保留住原片跌宕起伏的劇情,而那高明的時空轉移,以及精彩的動作設計,更讓本片的精彩程度完全凌駕原片之上,可說是一次成功的改編佳作。
影片修正角色背景,並將時空轉移到華人比較親近的香港地區。原片幾處俗套的好萊塢化劇情,透過編劇之手,賦予更多的親情層面與幽默元素;再透過導演擅長的動作營造,讓全片充滿更多刺激的精彩動作與飛車追逐。雖說本片對Motorola手機的置入行銷過於明顯(原片則是Nokia手機,其他還有汽車、手錶、飲料等等的置入行銷),但「手機」本來就是全片不可或缺的道具,在此就不多作評論,畢竟拍片要找贊助商,沒錢拍片真正傷。
整體來說,本片值得一看,尤其每當徐熙媛用很無助的聲音,對古天樂說出「你要快」的時候,總是不禁讓我想起《赤壁》(Red Cliff)當中林志玲的那句「站起來」,令人臉紅心跳莞爾不斷,更也加深全片的娛樂性。此外,徐熙媛就算在片中幾經折磨,被打被罵還搞到汗流滿面一頭亂髮,不過等最後歷劫歸來,與古天樂相見歡的時候,臉上妝容竟還能夠潔白透亮容光煥發?!只能說大S真不愧對自己「美容大王」的名號,是該要買一本來幫自己美白一下了。
片長:110min
年代:2008
日期:2008/11/20(四) 14:50
地點:新光影城1廳
評價:8
《謎屍》Missing

很明顯,影片一開始就揭示劇情講述心魔,講述恐懼,講述人的心理狀態,更講述戀人們形而上的精神層次。全片也在一開場揭示出地球即將滅亡,讓觀眾以為這是部「科幻片」;等之後鬼怪出現,開始讓觀眾以為是部「驚悚片」;等女主角發現自我,開始尋找自我的時候,又讓觀眾以為是部「愛情片」;等男主角說要保護海洋的時候,卻又讓觀眾以為是部「環保片」;直到那首一再出現,宛如瓊瑤連續劇的<一萬年的序幕>主題曲,又讓觀眾以為這是「音樂錄影帶」…縱觀上述等等之類的影片類型,徐克統統一手包辦,非常大方在《謎屍》當中全部奉送觀眾。觀影當下,也不禁讓我想起《見鬼》(The Eye),又想起《第六感生死戀》(Ghost)當中的情節,直到影片觀畢,卻又深感明明一個簡單的故事劇情,為何要用這麼多複雜的電影形式來作包裝,把劇情搞到最後不倫不類,並且邏輯不通漏洞百出,甚至還留下一堆疑點來讓觀眾費心猜想呢?
如果將本片簡單歸類,大略可分為前半段的驚悚,以及後半段的愛情。然而直到真相大白過後,影片卻又開始不食人間煙火般地拖戲,導致全片沉悶鬆垮元氣盡失。不可否認,海洋戲很難拍,本片將海洋世界拍攝得還真是不賴。不過整部電影唯一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技術,就只剩下那比較有新意的片頭字幕了吧。
片長:117min
年代:2008
日期:2008/11/21(五) 12:30
地點:新光影城3廳
評價:4
《小麻雀的假期》The Song of Sparrows

觀賞本片,某種程度讓我聯想起義大利導演維多里奧狄西加(Vittorio De Sica)的那部《單車失竊記》(The Bicycle Thief),兩片同樣都透過父親的心態與立場,來細膩刻畫他們與其家人的困苦遭遇。該片的單車,對應到本片的鴕鳥,同樣都是兩位父親形象賴以維生的工具,也同樣都是一家之主肩上所扛起的龐大家庭責任。不過本片當中的男主角,似乎也像是片中那些坐困愁城的鴕鳥,不僅表現出人的命運,更也表現出現實生活當中的困境。
導演數度將鏡頭對準父親角色的臉部表情,透過鏡頭以及表演呈現,來讓觀眾看到角色的希望、沮喪,甚至是落空。尤有甚者,更透過許多大全景的畫面表現,拉大男主角追尋鴕鳥時的渺小與滄桑。父親他何嘗不希望能像逃跑的鴕鳥,可以在大草原上自在奔跑呢?又何嘗不希望能像體態輕盈的麻雀,可以在天空自在飛翔呢?
深度的人性剖析、數度的情節轉折,是本片值得一再玩味之處。然而並非是我鐵石心腸,雖說導演努力刻畫角色的悲情層面,試圖牽動觀眾們的惻隱之心,不過全片刻意的悲情描繪,反倒削弱了我觀影時的情感觸動層面,直到結尾反而讓我略感疏離。不過作為一部精彩的寫實電影,本片確實有其可觀之處。
片長:96min
年代:2008
日期:2008/11/21(五) 13:20
地點:新光影城1廳
評價:6.5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