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電影節熱血日誌
Day 210/20《吸血哈姆雷特》《芭比殺手》
文∕小智

現場觀察:高雄電影節日報
No.1
 



一到大遠百入口售票處,就可以看到快報跟節目表錯落有緻地擺在一起,
每位影迷可以自由索取,但為了拍照美觀,我多事把快報排成扇形()

 

 

老實說,高雄電影節的快報確實做得不賴!
鮮豔的紫色色調,可說是豪邁又不失設計感。
而且快報名字很浮誇,叫作「『高級』電影節日報」!真的是非常豪華!
唯一詬病之處,如果取名「日報」而非「快報」,豈不是要每天發行才對?

 



封面其實看不出端倪,把封面及封底整個攤開之後…
哇喔!原來是開幕片《一首Punk歌救地球》(Fish Story)的置入行銷()

 



12
3大張的超豪華全彩印刷,
整個就是圖文並茂,有菱有角,讓人目不暇給!

 



就內容來說,日報有許多首度曝光的原創專題,像導演專訪、推薦片單。
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兩大版的嚴選美食地圖!還有住宿餐飲優惠方案!
對不住高雄的影迷來說,雖然這像是在幫店家打廣告,卻也不失參考價值。

 



其實,整份日報最讓人莞爾的設計,就在最會被忽略的左下及右下方。
有心人注意到了!原來「高雄電影節日報」竟會隨著頁數而「進化」?!
高級電影節日報 

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熱血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勁爆熱血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炸裂勁爆熱血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雷電炸裂勁爆熱血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神鬼雷電炸裂勁爆熱血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摩登神鬼雷電炸裂勁爆熱血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王牌摩登神鬼雷電炸裂勁爆熱血野蠻絕命高級電影節日報

Orz….

 

 電影時間Part 1:《吸血哈姆雷特》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Undead
         高「級」電影節日報暫時先介紹到這邊,等下期出刊再分享給各位。今天主要看了兩部不會讓人想睡覺的片,一部是來自美國的《吸血哈姆雷特》(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Undead),另一部是來自西班牙的《芭比殺手》(Sexy killer: Youll Die for Her)。兩部電影的原文片名都很冗長,但觀眾依舊都很捧場,影廳幾乎滿座,可見高雄影迷真是捧場,也證實高雄電影節放映一系列血腥驚悚片,正好滿足影迷們的嗜血渴望!

         觀賞《吸血哈姆雷特》,至少要對莎翁四大悲劇之一的《哈姆雷特》(Hamlet)
有初步瞭解。簡單來說,《哈姆雷特》講一個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深沉的人倫悲劇,「To be or not to be」更是流傳萬世的經典台詞。捷克劇作家導演湯姆史托普(Tom Stoppard)也曾於1990年推出改編《哈姆雷特》的《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簡稱《R.A.G.A.D)舞台劇及電影。而本片更可說是在古典主義之中,融入現代化實驗元素的戲謔電影,不僅藉機Kuso《哈姆雷特》及R.A.G.A.D》,更借題發揮把《R.A.G.A.D》的「Dead」,變成吸血鬼不死形象的「Undead」。

         劇情講述一位落魄劇場導演,父親推薦他去導演一齣名叫《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Undead》的舞台劇,劇本脫胎自《哈姆雷特》,改編成毛骨悚然的吸血鬼版本。為了賺取生活費,他只好接受這項任務。沒想到在執導過程當中,竟讓他發現劇團成員幾乎各個都是吸血鬼,於是他準備要斬妖除魔…。片名中的RosencrantzGuildenstern究竟是誰?說實話他們一點都不重要,連莎翁劇本都對這兩個信差角色著墨甚少,只把他們塑造成替哈姆雷特犧牲的替死鬼。《R.A.G.A.D》好心將這兩個小角色扶正成為主角,但最後還是成為哈姆雷特的替死鬼。接著反映到本片當中,依舊還是無辜的替死鬼。總之,這兩個小咖注定難逃一劫。

         電影試圖顛覆《哈姆雷特》,試圖玩轉這個經典劇作的誕生原因。構想很好,只可惜導演喬丹蓋蘭
(Jordan Galland)卻在實踐上慘遭滑鐵盧。首次執導劇情長片的蓋蘭,就想挑戰高難度「劇中劇中劇」,簡直就像小朋友還沒學會走路就去開坦克車。白面獠牙的刻板吸血鬼形象、落入窠臼的敘事手法,使得劇情走向也非常俗套,絲毫不見峰迴路轉的衝突及轉折。如果想要被這部吸血鬼電影嚇到,它的驚悚及血腥度也非常低;如果想藉由這部電影開懷大笑,它的笑點也挺普通甚至刻意,更遑論虎頭蛇尾的莫名結局了。不過在片中看到好久不見的戴文青木(Devon Aoki),倒也算是一大驚喜。什麼?不知道戴文青木是誰?去看看之前被罵到爆的《生死格鬥》(DOA: Dead or Alive),您就知道她是誰了。
片長:95min
年代:
2009
日期:2009/10/20(
) 17:10
地點:大遠百威秀影城

評價:3


電影時間Part 2:《芭比殺手》Sexy killer: Youll Die for Her
         上半場看完沒有太大滿足,但下半場這部《芭比殺手》卻給我大大的滿足。對一般觀眾來說,本片應該是爛片中的爛片,但對喜愛B級片的類型影迷而言,本片絕對可以帶給大家許多俗惡的滿足。整部電影就是在看宛如芭比娃娃的美艷女主角,她大開殺戒的刺激過程。但見她一副弱女子樣,卻身手矯健、刀法精準、手段俐落、順她者亡、逆她者亡、毫無例外,真是女中豪傑!

         全片血腥程度還算不錯,喜歡驚悚片的影迷,也會驚喜發現片中對一系列殺人狂電影的致敬。例如電影一開始就出現《驚聲尖叫》(Scream)的經典面具;或是女主角把寵物取名「傑森」,正好就是《十三號星期五》
(Friday the 13th)的主角;連《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 及《德州電鋸殺人狂》(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的經典殺人菜刀與電鋸都在本片亮相;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影片竟然從原本的殺人狂電影,發展成為一部活屍電影?!彷彿重現我超愛的《新空房禁地》(Braindead),只差沒讓《奪魂鋸》(Saw)電鋸老頭跟著出來湊熱鬧。

         導演實在太牛逼!巧妙融合血腥、驚悚、歌舞、青少年及軟調的情色,拼貼出一部超好笑、超惡搞的實驗類型大雜燴,也在緊張及輕鬆的情緒當中,作出完美精準的拿捏。不過電影除了Kuso
以外,也隱約看到導演利用「女殺人狂」形象,試圖去顛覆傳統驚悚片「男性殺人狂」的沙文主義霸權,是部笑中帶淚、有血有肉有內涵的B級電影佳作。
片長:86min
年代:
2008
日期:2009/10/20(
) 18:50
地點:大遠百威秀影城

評價:8


今日後記:活動時間很重要!



         回家之前,被一旁的場次立板給吸引住。密密麻麻的電影時刻,「」表示售完場次,很明顯都集中在週末假日,或是晚上最後一場。雖說今年高雄電影節的票房還算不錯,但活動在開學之後舉辦,相對會流失掉最龐大的學生族群。一想到就不禁感概,高雄的朋友們快來支持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智 的頭像
    小智

    【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