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短評:《火蜥蜴》《
找一張床》《愛慕拼圖》
文∕小智

《火蜥蜴》
Salamander
       
片名中的「火蜥蜴」,其實就是象徵片中的小男孩,即使受傷,仍有能力自我療癒,然後浴火重生。影片聚焦巴塔哥尼亞谷地的嬉皮公舍,如果觀眾稍稍了解,這邊從60年代便是嬉皮大本營,充滿來自世界各地的邊緣人。由於導演帕布洛阿圭羅(Pablo Agüero)
本身就生長在巴塔哥尼亞谷地,所以影片確實帶有導演半自傳性色彩。全片透過小朋友的眼光來看大人們的世界,具有一定的批判性,且觀察視角也非常深刻犀利,把小男孩的恐懼、不安心理給描繪得絲絲入扣,且小童星精湛的演技也不在話下。
片長:
91min
年代:
2008
評價:
6.5




找一張床Unmade Beds
       在台北電影節從旁觀察導演亞歷克多斯桑度斯(Alexis Dos Santos)的這幾天,使我更相信本片帶有導演某部分的真實人生色彩。從前作《湛藍天空下》(Glue)
之中,就可窺見導演喜愛描寫青春,也愛啟用俊男美女演員,所以看他的電影一向都很舒服,也很賞心悅目。

        
片名《找一張床》
(Unmade Beds),在我來看就是「尋找迷失的自我」。導演這回聚焦幾位身處倫敦的迷失青少年,充滿許多年輕人越快樂越墮落的描繪。然而不諱言,本片絕對是我今年台北電影節心目中的前三名影片,並非是說整部電影劇情有多深刻,但您就是可以從影像當中挖掘一股神祕不可言說的魅力,不僅台詞寫得好,用色也非常大膽繽紛,畫面更充滿王家衛(Wong Kar Wai)及岩井俊二(Shunji Iwai)的電影感。重點來了!「音樂」絕對是整部電影的重要元素,充滿各式各樣的曲式風格,也體現導演對音樂的極佳品味。
片長:
93min
年代:
2008
評價:8.5
《愛慕拼圖》Adoration
         擅於處理國族、身分、人際議題的加拿大導演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延續其作品一貫特色,這回將焦點直指網際網路之間的龐大疏離群體。藉由一則虛構事件,由小至大往外輻射出去,進而引發網路討論區的喧然大波,再從網路世界延伸至真實世界及人生,另方面亦體現導演對近年「恐怖攻擊」的意見及觀點。

         一如中文片名所示「拼圖」的象徵,整部電影便是由一開始的破碎,藉由劇情重組、再拼湊,讓謊言及真相不斷相互辯證,進而尋找事實的真相。雖然作品力度不及之前幾部震撼,但對人性的刻畫依然細膩透徹,且音樂的使用也與劇情相互呼應,十分巧妙。男主角的演技也不容忽視,觀眾也得以透過本片,再認識一位指日可待的演員。
片長:100min
年代:
2008
評價: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智 的頭像
    小智

    【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