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夢境難題百年解密《夢十夜》
Ten Nights of Dreams
小智

(
本文內含部分劇情,請謹慎觀看)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
(Natsume Souseki, 1867-1916),於一百年前寫下了極短篇小說《夢十夜》,書中留給後人十道夢境難題,要大家於百年後解開謎題。伴隨時光巨輪轉動百年之後,日本影壇十一位風格迥異的影像導演,憑其對書中獨到的見解與體悟,各自發展出十一道不同的影像表述,於是集結成電影版《夢十夜》(Ten Nights of Dreams)

         但是,不是只有十個夢嗎?怎麼會有十一道表述?原因就在於影片頭尾加入了「序曲」與「終曲」這兩道開胃菜與飯後甜點,巧妙且暢然地結合了主體十道風味截然不同的美味料理。這樣的作法,或許跟《巴黎我愛你》
(Paris, je t'aime)有其相似性,但結合不同導演作品於一部電影的做法,實在已是時勢所趨,相信往後陸續也會有類似作品出現。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沒有人真正知道夢境的意涵,就連佛洛伊德
(Freud,Sigmund, 1856-1939)知名的《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nng)也不斷被後世推翻。做夢與清醒,在意識上有著諸多關聯性。夢境產生幻覺聯想,產生情緒信念,更產生認知上的不實誤謬。於是,夏目漱石筆下這十個夢,吸引了十一位日本導演,對這大文豪的內心做最隱晦一面的解讀。雖然筆者在觀影前就已經讀過小說,但片中部份艱澀難懂的短篇,還是造成筆者閱讀上的不易(簡單說就是看不懂)。於是筆者頂多就本篇評論,對每部短篇作觀影時的心情抒發,以及歸類十部短篇中的十個「最」。


夢一夜:愛情(影像最瑰麗)
導演∕實相寺昭雄  演員∕小泉今日子、松尾鈴木
         以金魚作為女人死亡的預告,時鐘的前後倒轉作為時光的無常。《夢一夜》當中,筆者雖然被其隱晦的敘事給困惑住,但卻是被其舞台劇質感的呈現方式,以及瑰麗的光影變化風格給深深吸引住目光。影片大膽透過鏡頭,切分出「舞台」與「非舞台」兩個空間,形成曖昧晦澀的空間解讀;接著又以金魚與摩天輪隱射出對生命與時間的無常;再透過燈光顏色的微妙變化,顯示出日夜交替。這第一個夢,著實給了筆者一計下馬威,讓筆者暗該不會之後幾個夢都會以如此方式持續下去?

夢二夜:悟道
(
最忠於原著)
導演∕市川崑  演員∕中村梅之助、氏木毅
       還好筆者於前一夜的憂心並未成真,但卻也還是被《夢二夜》給嚇了好大一跳。以瑰麗怪異、前衛風格著稱的導演市川崑,竟然是《夢十夜》眾導演當中風格最內斂也最忠於原著的一位!不論是畫面的選擇,抑或是劇情的推展,幾乎都與跟小說如出一轍。不過導演還是小小把玩了手段,以「黑白默片」的方式,呈現出這第二個夢。雖說是默片,但其中還是有音樂的,反而是角色對話的部份,以「字卡」的方式呈現,既復古又引人入勝。


夢三夜:孩子(劇情最驚悚)
導演∕清水崇  演員∕香椎由宇、堀部圭亮
         拜讀小說時,筆者就將這個夢歸類於「鬼故事」範疇,因為讀到最後還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於是,把這故事交給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執導,果然是個正確選擇,也使得原著裡虎頭蛇尾的一段故事,有了明顯且前因後果都兼顧的解讀。清水崇以夏目漱石自身的夢境出發,體現出輪迴因果與宗教善惡的一段「惡夢」。影片開頭夏目漱石就說不太清楚童年的記憶,因而建立出一道微妙的線索,等到了影片最後才讓觀眾明白,原來夏目漱石所殺掉的孩子,就是童年時的自己。而片中的孩子雖然年紀甚小,並且失明醜陋,但比起明眼的大人,他卻是眼光與心境最為清醒的一位吧。
夢四夜:童年(漱石最帥氣)
導演∕清水厚  演員∕山本耕史
         前一個夢才說到夏目漱石忘了自己童年時的記憶,沒想到這個夢卻開始敘述起他童年時的記憶,讓筆者感到既微妙又莞爾。《夢四夜》的敘事線只能說是敲到原著小說的鼓邊,畢竟筆者從小說當中,並沒有感覺到故事是在描寫夏目漱石的童年。但把這故事交到清水厚手上,原本平鋪直述的故事,卻開始有了「浪漫」且帶有一絲「悔恨」的氛圍。透過導演的巧手,這個夢被解讀成是夏目漱石對其童年的追憶與懺悔。此外筆者不得不說,《夢十夜》當中扮演夏目漱石的所有演員們,就屬這一夜的山本耕史最為帥氣了。
夢五夜:恐懼(血用得最多)
導演∕豐島圭介  演員∕市川實日子、大倉孝二
         《夢五夜》可以說是個奇幻莫名的「惡夢」,而且影像與原著小說之間的描寫也有其出入。原本小說中浪漫的夫妻之情,到了這邊卻成為一場虛實交錯的恐怖幽默。片中的妻子,心中最大的恐懼,莫過於怕丈夫知道其過去醜陋的一面,但這恐懼遲早都得要勇於面對。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心魔,或許就是這個夢所要講述的觀念。但是片中所出現的小鬼,還真是讓筆者無言以對。



夢六夜:奇蹟(創意最Kuso)
導演∕松尾鈴木  演員∕阿部隆史、Tozawa、石原良純
        維持了導演松尾鈴木一貫的惡搞風格,《夢六夜》的表現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雖然就故事面來說還算是忠於原著,但其中運慶雕刻仁王頭像的橋段,導演聰明地以天馬行空的「現代舞」方式來做替換。「以舞喻雕」的妙筆,使得原著小說中看似平靜的水面,在影像上激起了無比的浪花。片中甚至還加進了「網路次文化」元素,不論是字幕的使用,抑或角色們的台詞,在在都讓筆者聯想起《電車男》(A True Love Story)這部日本電影,只能說導演真是既Kuso又有創意。

夢七夜:孤寂(色彩最繽紛)
導演∕河原真明、天野喜孝  演員∕秀島史香
         以高科技動畫呈現出古早小說內容,算是《夢七夜》另類的一種嘗試。全片畫面色彩繽紛,讓人看得目不暇給,尤其到了影片中後段,更感覺像是在看《太空戰士》(Final Fantasy)本夜的內容就像副標題一樣,刻畫當人類面對孤寂與封閉的心靈時,該要如何自處?影片蘊含著一種哲學式的氛圍,思考「人我」究竟是為何物。男主角最後選擇以自殺作結,事後卻又反悔,從這當中也可看出夏目漱石想要透過文字,傳達出「反自殺」的意念。
夢八夜:靈感(改編度最高)
導演∕山下敦弘  演員∕藤岡弘
         《夢八夜》算是十夜當中與原著小說最沒關連的一場「怪夢」,也讓筆者在觀影當下丈二摸不著頭緒。本夜算是導演對小說的「再度詮釋」,導演透過對書中文字的解讀,在影像上詮釋出另外一種有別於小說的可能性。雖然劇情充斥著天馬行空的奇想,造成閱讀上的不易,但筆者卻深感本夜最能夠符合《夢十夜》的拍攝宗旨,就如同筆者於第一段所說,影片拍攝的目的就在於「一則故事,多種表述。」以這目的而言,《夢八夜》實在成功。至於結局令人困惑的「天外飛來一隻」部分,筆者認為這應該是夏目漱石他在腸思枯竭之時,所出現的靈感萌發吧,畢竟夢境本來就是不合理的。
夢九夜:離情(最動人篇章)
導演∕西川美和  演員∕緒川環、皮耶瀧
         由於影像版《夢九夜》存在著敘事上的不完整,如果沒讀過原著小說,筆者認為應該會看太不懂,但這小缺點並無減損本夜的魅力。片中除了沉穩的敘事之外,更流露出女導演對於女性心理層面綿密的刻畫,把母親的惶恐、無助、氣憤與悔恨描寫得絲絲入扣。尤其片中母親赤足於廟裡來回踱步、合掌祈禱,配合兒子奮力的撞擊撞鐘,在在展現出無比的親情羈絆。整體來說,本夜是十夜當中,最讓筆者感動的一夜。


夢十夜:食色(最女性主義)
導演∕山口雄大  演員∕松山健一、本上真奈美、石坂浩二
         本夜雖然背負「壓軸之夜」的壓力,但成果卻是十分使人滿意;縱使前幾夜可能有看沒有懂,但那感覺到了這夜也全都一掃而空。本夜的影像與原著內容有些許出入,但導演透過既奇想又戲謔的「卡通化」方式呈現,使得觀者都能夠心悅臣服。子曰:「食色性也。」食慾與色慾,或許是人類永生的原罪,男人如是,女人亦然。但在本夜當中,女性反而對那些「外貿協會」的男人使出了重重一擊,讓女性主義完全凌駕於沙文主義之上,讓觀者越是看到後面,越是大呼過癮,意猶未盡。

         十個夢境,透過十一位導演,展現出十種不同的創意。小說篇章極短,不需花太久時間閱讀,筆者強烈建議各位在觀影之前,能夠先把原著小說讀過一遍,而觀影時也才更能夠心領神會。一百年前,夏目漱石寫下了《夢十夜》;一百年後,十一位導演拍出了《夢十夜》;伴隨著影片結尾一道大哉問:「還會有下個更精采的一百年嗎?」答案我們不得而知,但筆者相信如果有下個一百年,必定會更加精采。後人們!努力解密吧!

★★《夢十夜》大解密★★

外文片名:
ユメ十夜()Ten Nights of Dreams()
日本上映日期:2007/01/27
台灣上映日期:2007/10/12
國別:日本
類型:奇想
發音:日文、英文
片長:109min
發行公司:日活()、海鵬()

●●小智觀影備註●●

觀賞時間:
2007/10/18()16:30
觀賞地點:真善美劇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智 的頭像
    小智

    【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