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短評:2007/07/29(日) - 2007/08/06(一)
文∕小智

28天毀滅倒數》
28 Days Later
         本片由《猜火車》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執導,無論畫面美學、光影運用、攝影機運動或是音樂風格,都屬上乘之作。不同於一般活屍電影裡單一的打打殺殺或是無止境的追逐,本片更在其劇情上強調了「人性險惡」的觀點。比起駭人病毒,險惡的人性才更是造成人類毀滅的間接因素。雖然算是驚悚片,但導演並不刻意運用重拍音效嚇人,讓人減少了緊繃的神經,於是更能專注在劇情之中。全片節奏算是緊湊,但由於影片由許多小段落架構,所以到了中段會有些沉悶的感覺,成為唯一可以雞蛋裡挑骨頭的的地方。

《我心遺忘的節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許多人都說本片很好看,但是我神經太大條嗎?還是我比較喜歡「煽情」的戲碼?我真的覺得整部片太過「平凡」了,劇情沒有什麼高潮的地方,如果有那也是「內在中的高潮」。但「平凡」確實可以是本片的重點,主角很平凡、他的生活雖有罪惡但也很平凡,他並不會是個偉大的悲劇英雄,以上因素使得整部片的質地更往「內裡」發展。可能是由於太過「內化」,反而使得劇情有些沉悶。但我十分喜愛本片的音樂使用,融合了琴韻節奏與電子音樂,反映出男主角的內在情緒。男主角何曼杜立斯(Romain Duris)在片中確實表現不俗,一場見到倒地父親而顫抖作嘔的戲碼,令人印象深刻。

《鬼使神差》
The Messengers
         彭氏兄弟進軍好萊塢之作,雖然依循了鬼屋電影該有的部分橋段,讓劇情有些老套,也靠重拍音效嚇人,但在某些嚇點的氛圍營造上確實還不賴,也有不錯的搞鬼創意。惟一比較挑剔的,就是鬼怪形象太像蜘蛛人把他全身給塗白。

《致命
ID
Identity
         節奏緊湊,令人耳目一新的驚悚懸疑片。影片一開頭就破題是人格分裂影片,再加上英文片名《Identity》的中文解釋是為「同一人」,使得全片結局並不難猜測,於是看導演怎樣鋪陳整部影片,就成為觀影時的樂趣所在。導演也沒讓人失望,影片中段之前的鋪陳懸疑感十足,令人陷進一團迷霧之中,並且不濫用嚇人音效,配樂也合宜。但由於影片中後段結局的梗就被破了,所以後半部解謎的過程反而少了點期待的樂趣。但就拍攝手法與整體劇情來說,本片值得一看,而且建議可以看兩次,畢竟看第二次可以把第一次遺漏的部分,再度完整拼湊起來。

《恐怖休息站》
Rest Stop
         令人失望的一部殺人狂影片,無怪乎連院線都沒有上就直接發行DVD。論劇情,不合理處甚多並且交代不清楚。論節奏,整個很拖戲。論情色,淺嚐則止,並且把女主角胸部拍得十分難看,讓人一點性慾都沒有。論血腥,雖然會讓人心頭一揪,但比起《恐怖蠟像館》之類的影片,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而且某些橋段用血過度反而顯得十分誇張。論DVD收錄的三種結局,每個結局都令人無法買帳。唯一可以稱讚的,就是女主角表現還算亮眼,看不出是影壇新手,值得鼓勵。

《阿波卡獵逃》
Apocalypto
         整部電影無意闡述馬雅文明如何毀滅,而將重點擺在男主角的「被獵」與「脫逃」上面。梅爾吉勃遜維持他一貫「英雄式受難」主題,甚至還增加了神秘主義的色彩在裡面。撇開馬雅背景與否成立,但在金獎幕後團隊的加持之下,都讓本片在各方面是部不折不扣的「商業鉅片」。吸引我的尤其是影片拍攝手法,除了速度感十足的運鏡與壯闊的大全景之外,導演似乎更想要把鏡頭凝聚在「人物」上面,一系列的臉部特寫、手持運鏡與角色的主觀畫面,都令人感到十分「真實」,猶如置身其中,臨場感十足。導演在節奏的掌控上也讓人滿意,急促之中越見沉緩,沉緩之下再緊湊行進,藉著不斷發生的事件,與血腥感十足的動作場面,成功控制住觀眾的情緒。但想要建議各位,在觀賞本片之前先了解一下馬雅文明的歷史吧,這樣在結局時才不會有看不懂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智 的頭像
    小智

    【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