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短評:2010/11/06() - 2010/11/10()
文∕小智


《悄悄告訴你》Be Sure to Share
         園子溫(Sion Sono)是我非常喜歡的日本導演之一,其作品擅於用血腥及暴力,甚至是詭異的黑色幽默,挖掘出現代社會扭曲的體制與幽微人性,接著再以極端的血肉淋漓畫面來挑戰觀眾們的觀影極限,其作品所流露的濃厚Cult Film況味,也因此標誌出他濃厚的作者導演印記。此外,一如《紀子,出租中》(Noriko's Dinner Table)、《美髮屍》(Exte),及至2010年最新作品《Cold Fish》等片,片中的「家庭崩解」形象更也是他作品時常會見到的主題。


        
不過同樣講述家庭面貌,這部2009年的《悄悄告訴你》(Be Sure to Share),卻反而給觀眾極大驚喜。如果不事先聲明,您可能很難想像如此一部溫暖感人的家庭悲喜劇,竟是出自園子溫之手,過往所承襲的風格似乎都退到最後不再復見。然而,與其說《悄》片是園子溫難得一見的溫情之作,還不如說這是他偏向個人書寫的親情內省之作。導演將本片獻給父親,而故事所呈現男主角小時候跟父親的緊張對立而不敢言,直至成人後因為父親重病而拉進兩人和諧關係,兩造之間的父子互動,想必都會讓許多觀眾感同身受。而在敘事方面,導演一方面作加法,擴充父子之間的互動實例;一方面也做減法,不過度製造感人或悲情氣氛,最後留下發自內心的溫暖與感觸,就留給觀眾們自行感受。不論是男主角為履行跟父親的約定而做出脫序行為,或是男主角選擇跟女友坦承自己隱藏心事之後,女友接著做出的回應,在在都讓人不捨而為之糾結,然而在難過甚至淚流過後,又瞬間因為某些劇情而轉換感受。園子溫不動聲色地控制觀眾觀影情緒,手法確實高明。

        
或許,園子溫也是位喜歡釣魚或賞魚的人吧,「釣魚」這個活動為本片激起神奇的化學效應,直到下一部《Cold Fish》直接就拿魚來命名,講述一位極具個人魅力的水族館老闆,引誘另一位熱帶魚店老闆一起謀財害命的駭人真實故事。再度展現園子溫一貫關注的家庭與社會議題,全片殘忍、暴力、極度血腥,也希望台灣日後能有機會觀賞到這部電影,我個人極度推薦。
片長:109min
年代:
2009
日期:2010/11/06(
) 13:00
地點:國賓影城@微風廣場

評價:8
《少年福爾摩斯》Sherlock Jr. + 《愛情長跑》College
         即使事隔將近九十年,但如果以現代角度重看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的《少年福爾摩斯》(Sherlock Jr.)及《愛情長跑》(College),依舊不覺得過時,甚至還會感嘆當代電影都未必比本片前衛而又逗趣。不論演員靈活的肢體表演,抑或畫面出神入化的呈現,皆令人沉溺在影像當中,那豐富的想像力,以及明快流暢的敍事神技。


        
《少年福爾摩斯》當中那位幻想自己是名偵探的戲院放映師,靈活穿梭在電影中的銀幕內外,表現的不僅是「電影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對比及曖昧,更也挑戰觀眾「看」與「被看」的二元觀賞行為,令人嘆為觀止甚至莞爾一笑。基頓向來就不是表情演技的演員,所以他大部分都維持所謂的「一號表情」。不過真正會表演的演員,縱使拿掉表情,端看肢體就能逗笑觀眾,這才是演技的真功夫,而基頓做到了,不僅將日常生活中的動作誇張、放大,卻又不會讓觀眾覺得虛假,甚至搭配他那沒有表情,甚或有些無辜的表情,相互交融竟是渾然天成,觀眾看到自然就大呼過癮。

        
事隔三年來到另外這部《愛情長跑》,原本誇張的動作稍見收斂,取而代之則是宛如運動員般的體力與耐力,而那超乎想像的奔跑、跳躍,甚至是飛翔?!在在都讓觀眾措手不及,等回過神之後,又看到基頓完成一個個偉大的演出,讓人拍案叫絕。但畢竟本片沒有任何對白與音樂,一片安靜當中,不免還是會感覺少了什麼,取而代之則是放映室的拷貝運轉聲,以及來來回回的走動聲,甚至還有打呼聲?!縱使滿足了視覺,但相對犧牲掉聽覺,亦是美中不足之憾。

        
不過兩部電影最基本的笑料,依舊還是人物彼此永無止盡的東跌西撞,這真的很好笑,但似乎也印證了永遠不變的道理,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不過也感謝這些偉大的演員,為了滿足觀眾永遠的需求,貢獻出自己表演生涯的血與淚。
片長:《少》45min《愛》63min
年代:《少》1924《愛》
1927
日期:2010/11/10(
) 16:30
地點:國賓影城@長春廣場

評價:《少》8《愛》7.5
《阿嬤打官司》Lola
(本文內含部份劇情,請謹慎觀看) 

         影片一開始,阿嬤帶著孫兒穿梭在菲律賓複雜而又混亂的街頭,這裡車水馬龍、人群雜沓、骯髒破敗、犯罪頻仍,配合導演一貫堅持的手持運鏡,輔以大量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拍攝,為影片營造出一種近似於紀錄片的真實質感,同時也成功捕捉到菲律賓當代的社會矛盾,並成功帶出底層人民生活的困頓。這是布里蘭特曼多薩(Brillante Mendoza)最新導演作品《阿嬤打官司》(Lola)的第一場戲,緊接著阿嬤跟孫兒來到犯罪現場,天空飄著細微小雨,阿嬤撐開傘想要把蠟燭點燃,但還沒點燃之前,惱人的強風就不斷將火柴給熄滅。宛如灰暗的天空都不禁流下淚水,不讓象徵希望的光明出現,蕭瑟的風不停地吹,更顯當下情境之悲涼。才不過短短幾個畫面,導演就成功呈現出全片的氣氛與立場,即使這部新片的肅殺氣氛,跟前作《男孩看見血地獄》(Kinatay)完全不同,但不論鏡頭掌握抑或談論精髓,依舊還是非常地曼多薩,手法也更加溫潤而純熟。

         本片乍看像在講兩個阿嬤的故事:一個阿嬤為被殺的孫子籌喪葬費,另個阿嬤為殺人的孫子找保釋金,導演並未在片中交待孫子為何往生,畢竟這也不是全片重點,他只不過以那寫實到再寫實不過的鏡頭,以一種冷靜而中立的旁觀者姿態,來看待這則事件,當中沒有煽情狗血,沒有幹天幹地,也沒有試圖透過影像去教化觀眾某些觀念,反而是藉由這兩位阿嬤,進而拍出她們身邊的人與社會。而在兩位阿嬤為孫子努力奔走的過程之中,也旁敲側擊菲律賓當代社會與官僚制度的荒誕及腐敗,影像看似質樸,內裡卻是擲地有聲,充滿種種控訴有待觀眾去挖掘。

         然而,本片中舊還是一部歌頌女
()性的電影,男性在片中的形象相對比較邊緣、沉默而柔軟,甚至是缺席或是需要被拯救,相對也彰顯出女性在片中的崇高地位。即使全片沒有明白說出口的「愛」,但這個「愛」卻在片中多個角落逐漸生根、發芽,進而在最後開出美麗的花。即便這些阿嬤的身形瘦弱、步履蹣跚、白髮蒼蒼,有時甚至連話都說不清楚,但我們也在其中看見她們展現的高度生命力。似乎,無所畏懼的愛,以及毫無保留的愛,皆透過導演的鏡頭與演員精湛的演出,在最後融化了在場所有觀眾的心。
片長:110min
年代:
2009
日期:2010/11/10(
) 19:00
地點:新光影城

評價: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智 的頭像
    小智

    【小智的電‧癮‧強迫症】

    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