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短評:2008/11/19(三) - 2009/10/01(四)
文∕小智
《血色入侵》Let the Right One In

冰冷的白雪,炙熱的鮮血,「雪」與「血」的色彩及溫度,一如片中冷靜與混沌之間,對比竟是如此之強烈。這部改編自瑞典小說家約翰林德科維斯特(John Ajvide Lindqvist )的《血色入侵》(Let the Right One In),從英文片名來看,其中的「right」,一方面是指片中男孩所邀請進房的那位嗜血女孩,另方面更可作「正確」、「正義」等字義上的直白解釋。
然而何謂正確?又何謂正義?影片試圖從反方向出發,透過孩童們的犯罪眼光,來影射大人世界中的縱火、毒品、謀殺、霸淩等人性黑暗層面,輔以神秘的「吸血鬼」議題,包裹出這個彷彿「後現代殘酷童年」的寓言故事。也替片中多個扭曲的心智靈魂,他們在長大之後如何發展,提出高度的隱憂。
北歐世界的陰鬱寒冷,無疑替這個驚悚題材提供絕佳的地域條件。不過導演湯瑪斯艾佛遜(Tomas Alfredson)卻不走好萊塢一貫毫無修飾的驚聲嚇人,反而透過一種寧靜,近乎憂鬱症發作般的抑鬱手法,來處理片中的血腥鏡頭,輔以藝術化手法來強化驚悚題材,賦予觀眾另一種不同以往的觀影經驗。雖說結尾處的處理讓人略顯發噱,但就主題傳達來說還算明確。如果篇幅能更為精練的話,全片應該會更加精彩。
不過換個角度來想,本片男主角凱爾赫德布朗特(Kare Hedebrant),他接演本片的時候才十一歲。讓年紀這麼小的男孩,來詮釋本片如此陰暗的題材,對他未來的心智發展來說,這樣是好是壞呢?
片長:114min
年代:2008
日期:2008/11/19(三) 14:30
地點:新光影城1廳
評價:7
《冰天血地》Whiteout

電影前二十分鐘,包括開場的運輸機空難,以及凱特貝琴薩(Kate Beckinsale)的朦朧全裸淋浴戲,大概就是整部電影最精采的地方,其餘部份則就乏善可陳。中段劇情異常陳悶,也因為出現太多似層相似的懸疑情節,加上部份不合理的劇情被塑造得太過理所當然,又或是沒多加解釋清楚,反而使真相大白之後,人物的反應及抉擇都讓人摸不著頭緒。
全片可謂非常「蒼白」,不僅劇情蒼白,就連絕大多數的雪地場景,都是一片白,如果再來一場暴風雪,好似連觀眾都罹患片中所謂的「白化現象」,根本就看不清角色們的打鬥與動作,最後在一片混亂之中,反派就被主角終結了,而觀眾也在座位上傻眼了。或許也正如製片喬西佛(Joel Silver)所述,本片是部「影史最寒冷的驚悚片」,畢竟劇情跟畫面都很冷,戲院裡的空調更是讓我冷到爆。
片長:101min
年代:2009
日期:2009/09/30(四) 12:30
地點:信義威秀影城(媒體試片)
評價:4
《蜜月變奏曲》A Perfect Getaway

懸疑的劇情與驚喜的結局,是觀賞全片最大的享受。電影不僅大開知名演員玩笑,也因為角色職業的關係,充滿諸多對電影情節的探討,就像角色曾在片中說過:「劇情細節很重要,不然就是一部爛片。」此話一點都不假!可喜本片不爛的原因,在於許多劇情細節都得以自圓其說。以此不僅考驗觀眾是否有把故事細節給仔細看清,扮演充當偵探糾出真兇時的快感。如果觀眾沒猜到兇手,縱使心有不甘但也覺得劇情不賴;如果中間就猜到兇手,雖說大快人心但也絕得劇情有點爛。這場編劇及觀眾的鬥智角力,誰輸誰贏有時也挺矛盾,不過話說回來這部電影真的有成功驚喜到我,好吧導演您贏了!
夏威夷的迷人美景,搭配俊帥貌美的男女演員,也為本片增添不少光彩。編導大衛托伊(David Twohy)之前曾撰寫多部奇(科)幻劇作,《星際傳奇》(Pitch Black)更是他在好萊塢打響名號的影片,這回他從星際回到人類世界,張持有度的戲劇節奏,以及高娛樂性的敘事手法,都再次證明他活躍的編導才華。
演員們也演得不錯,動作派的蜜拉喬娃維琪(Milla Jovovich),產後復出雖然動作量驟減,但最後一場戲的小試身手,證明她依舊寶刀未老。提摩西奧力芬(Timothy Olyphant)脫離《殺手47》(Hitman)的外冷內熱殺手形象,這回也大展健壯肌肉,扮演硬漢觀光客。史提夫贊恩(Steve Zahn)肉肉憨傻的感覺依舊,可明顯看出他為這部電影做了許多健身,身材也更顯精壯。雖說我稍嫌他後段的情緒轉折處理得有點突兀,但配合整體劇情來說,眾演員的表演也正面提升全片質感。喜歡懸疑驚悚片,重劇情不重血腥的觀眾,相信《蜜月變奏曲》是還不錯的選擇。
片長:97min
年代:2009
日期:2009/10/01(四) 12:30
地點:欣欣秀泰影城(媒體試片)
評價:7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