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文∕小智
「2009高雄電影節」即將在10/16至10/29於大遠百威秀影城及高雄市電影圖書館盛大開鑼!本屆電影節的片單十分活潑,精采度更不亞於台北電影節。最近我會開始觀賞電影節的部份電影,並分享我看完這些電影後的心得感想。有興趣的觀眾朋友,以及住在高雄的朋友,到時候記得過去捧場一下喔!
2009/09/30新增《搖滾吸血鬼》短評
《尋找午夜之吻》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

一部動人的愛情電影,格局不用恢弘,人物不用眾多,光靠那細膩而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對白,就足以打動觀眾。不論早些時候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1995)及《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2004),又或是近期的《曾經,愛是唯一》(Once, 2006),都大膽揚棄好萊塢一貫的花俏技巧與炫目包裝,保留最簡約的影像本質及清淺的劇情內涵,並成功感動數以萬計觀眾。而在不同的時間點,又出現一部來自美國的《尋找午夜之吻》(In Search of a Midnight Kiss),以那獨立製片的精巧格局,乍看像是學生作品,不過細品之後卻越有韻味,直到結束之後都還意猶未盡。
一對陌生男女,兩人透過交友網站認識,並相約在跨年那天見面,而在一年的最後幾個小時裡面,萌生一段動人的愛情。這就是整部電影的劇情,非常簡單,卻簡單得讓人舒適非凡。「真實」是這部電影最引人共鳴之處,因為劇情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即便我們居住在大城市,被一大群人所圍繞,但我們依舊感到寂寞。寂寞的人很多,尤其重要節日更是讓人感到寂寞。本片不僅選擇一個絕佳的時機(跨年)去發展故事,也成功點出網路文化下的速食愛情,更點出都會男女在生活與愛情方面的苦悶及渴望。因為寂寞,促使男女主角相聚在一起;因為寂寞,所以兩人相愛;也或許愛過以後,會讓他們更加感到寂寞。於是導演選擇一個開放式結局,不為主角未來的發展作出答案,依舊繼續讓兩人過彼此的生活。
本片絕大部分由一男一女的對話所構成,素昧平生的兩人,都想在最短時間內套出對方底細,乍看之下,活脫又是一部「黎明日落」的姐妹作品(畢竟製片是同一個人),但如果仔細相比,還是存在許多差異。例如地點從瀰漫文藝氣息的維也納及巴黎,變成充滿現代感的洛杉磯;公園旁的咖啡館漫步,換成了壓馬路後的劇院探險;露骨的言語挑逗及三不五時的粗口,更取代原本優雅的文學、電影及音樂話題。好似從「黎明日落」那歐式陽春白雪的優雅,急轉成為本片美式下里巴人的直白。以電影的「美感」來論,本片或許比不上「黎明日落」,但一句又一句年輕化的對白,應該更能符合青少年族群的胃口。
導演揚棄彩色電影的花俏繁雜,以詩意優美的黑白攝影,溫暖流暢的配樂使用,以及沈靜內斂的影像風格,把一個舒緩優雅的故事給說得引人入勝。好似時而柔情浪漫地攜手散步,時而乾材烈火地親暱相處,但兩者卻又相互依偎,相互融合,或許這就是《尋找午夜之吻》的真正迷人之處,並充滿您我週遭平凡卻貼近人心的感動。如果您喜歡「黎明日落」類型電影,相信本片也不會讓您失望。
片長:96min
年代:2007
日期:2009/09/28(一) 15:30
地點:福相試片室(試片)
評價:7.5
《即興家庭》Ad Lib Night
/thumb.jpg&width=180&height=258)
導演李潤基(Yoon-ki Lee)透過寶京的旁觀者目光,去透視這個家庭的多樣面向,一如英文片名所示「隨性的夜晚」,全片劇情集中在一天一夜,卻完整呈現家庭成員的現實、荒謬及爭執,更帶出人性的良善與劣質。絕大多數的手持及特寫運鏡,導演試圖捕捉人物最真實的樣貌;揚棄譁眾取寵的劇情,以極寫實氛圍及對話去建構劇情。即使隨性,但當天夜晚確實發生許多事情,也可能是任何一個家庭都會發生的事情。
只見寶京在片中試圖隱瞞什麼,但越接近結局,越能知悉她的不安與恐懼,原來是來自城市生活的壓力,也因為這次的鄉村出走,讓寶京透過這一家人,重新去檢視她對父母,以及日後人生的存在意義。不過因為極度寫實的關係,使得本片節奏相對有些冷調式地緩慢,而在那看似隨性所致的情節裡頭,卻也蘊含一股壓抑之情,或許比較適合在精神狀況好的情形下去觀賞。
片長:99min
年代:2007
日期:2009/09/29(三) 13:30
地點:福相試片室(試片)
評價:6
《搖滾吸血鬼》Suck

這是一部用「B級電影」形式包裝,並結合樂團成名之路與吸血鬼劇情的搖滾電影。講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搖滾樂團,他們一直想要大紅大紫,而在一次巡迴演唱當中,他們遇見一名吸血鬼。在跟吸血鬼交換生死契約之後,這個搖滾樂團的命運開始改變,揚名立萬也似乎近逼眼前,不過善良的男主角,卻陷進吸血鬼嗜血暴戾的人性掙扎之中…。出賣靈魂求取名氣的劇情概念,乍看有點像華特希爾(Walter Hill)在1986年的那部《十字街頭》(Crossroads);再以影像形式來看,本片更可跟高雄電影節另一部《莎拉布萊曼之生化歌劇》(Repo! The Genetic Opera)互為對照。
導演以哥德式華麗的視覺風格,在劇情面的寫實及超現實之間作出精準拿捏。本片原文片名《Suck》,可以當成吸血鬼的「吸吮」解釋,另外也可作「爛到爆」觀之,不過整部電影卻一點都不爛,反而非常酷!透過劇情,導演讓觀眾看到角色對成名的渴求,以及對自我的迷失;沿著劇情往下看,也看到他們在道德壓迫之下,試圖看清現實,找回自己。雖說電影是以搖滾作為主題,但如果要以B級電影的規格去作檢視,我反而覺得導演沒有大展身手,把B級電影所該有的精髓給表現出來,即使粗製濫造的特效及血漿還挺俗惡有趣,但噁爛程度還是不夠,只不過蜻蜓點水地噴一點血,斷一條腿而已,這對愛看噁爛畫面的我來說,相對就有點失望,且導演也未把角色們的內心鋪陳給說得更加仔細,都是整部電影的瑕疵面。
不過喜愛音樂的人,絕對能從這部電影挖出許多驚喜。可看出導演對各種音樂形式都頗有涉獵,不論成功邀請節目手冊所提及的龐克教父伊吉帕普(Iggy Pop)、重金屬傳奇人物艾利斯庫柏(Alice Cooper)及電音頑童魔比(Moby)來搞笑客串,更還出現亨利羅林斯(Henry Rollins)等其他重量級巨星一同來Kuso,強大陣容與超High配樂絕對都是本片最大看點。猶有甚者,導演更透過畫面向披頭四(The Beatles)致敬,林林總總的致敬畫面還有很多,在此就不再暴雷,等待有心觀眾自行去發現!
片長:90min
年代:2009
日期:2009/09/30(四) 15:30
地點:福相試片室(試片)
評價:6.5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