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短評:2009/06/19(五) - 2009/09/04(五)
文∕小智
《懼乳:傷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

奶水,是母親甘甜的泉源,透過幼童吸吮乳房的動作,將奶水傳遞幼童口中,達到繁衍生命的最終目的。但在《懼乳:傷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當中,奶水卻成為禍害的根源、恐懼的象徵。影片講述1970至1990年間,秘魯婦女歷經恐怖主義不人道的強暴迫害,於是產生一種名叫「恐懼的乳房」的疾病(對岸命名為「絕命乳房」,也真夠牛逼的了!)這是一種藉由母乳傳遞的疾病,同時也象徵藉由奶水,傳遞對戰爭的遺禍以及恐懼。
影片初始,母親蒼白的歌聲劃破全片,只見女主角與病榻母親以歌唱代替對話,歌詞頗為沉重,卻交待了影片大致背景。看似一片和樂的母女對唱,沒想到唱著唱著,母親竟瞬間撒手人寰(好快!)於是女主角一心想將母親遺體帶離首都利馬安葬。沒想到隔天,女主角竟然鼻孔爆血昏倒在舅舅家,等去醫院檢查過後,醫生告知舅舅女主角竟把馬鈴薯塞進下體,以不當避孕方式造成下體發炎,建議儘早動手術將馬鈴薯取出,但卻被舅舅斥為無稽之談,反而相信女主角流鼻血,竟是因為「恐懼的乳房」這個疾病所造成。
如此劇情刻劃,乍看之下有點可笑,也有點荒謬,但如果觀眾看完本片,就會知道影片並不標新立異,反而將劇情建構在強大悲劇基調當中,講述女主角從面對自身恐懼,直到解放心靈的一段動人過程。女主角一旦恐懼,便會流出鼻血,您我似乎可以解讀她的鼻血,好似處女的經血。面對強暴的恐懼及陰影,女主角把馬鈴薯往下體裡塞,經血得不到宣洩,只好藉由鼻孔流洩…。
戰爭之後的創傷,則是本片主要著墨焦點,隱瞞傷痛的用意何在?我於是在片中看到更多的「寬恕」及「諒解」:唯有寬恕,悲痛才能泯滅;唯有諒解;恐懼才能忘卻。影片一方面勾起祕魯婦女的集體記憶,一方面又以人道主義思維,闡述「解放恐懼」的可能。並透過許多符號式的象徵,例如破碎的鋼琴,來表達女主角內在心境。當然「歌唱」也是影片一大重點,透過女主角空靈的歌聲,達到自我療癒的目的,直至最後一個鏡頭,女主角望向門口的那株驚喜,解放與希望也跟著來臨,留白的想像空間,絕對是全片最美好的瞬間。
《懼乳:傷心的奶水》開啟觀眾一扇不一樣的大門,讓觀眾進入一個不常看見的陌生國度,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與婚姻文化,以一個簡單的故事,包裝一個強烈的歷史包袱,強勢獲得今年柏林影展金熊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值得觀眾來作另類觀賞。
片長:94min
年代:2009
日期:2009/06/19(五) 15:00
地點:福相試片室(台北電影節試片)
評價:7
《搖滾未來》Bandslam

音樂電影是我喜愛的片型之一,只要片中音樂夠獨特、夠動聽,哪怕影片成品再怎樣不優,依舊有其讚賞價值。《搖滾未來》(Bandslam)除了以音樂作為主題之外,同時更講述角色們的愛情、夢想,以及男主角面對親人難堪過往當下,化危機為轉機的無比勇氣。青春無敵又略帶青澀稚嫩的角色形塑,如果以劇情架構來作檢視,或許可在許多同類型片中看到類似鋪陳,但全片音樂確實好聽!《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女主角凡妮莎哈金斯(Vanessa Anne Hudgens)固然是本片賣點,但另一位女演員艾莉森蜜雪卡(Alyson Michalka)的歌唱實力也不容小覷。兩人的動人歌聲,配上片中的動聽音樂,替全片最後一段樂團表演掀起高潮,不致淪為一盤散沙,無趣收場。
片長:111min
年代:2009
日期:2009/09/01(二) 19:30
地點:新光影城(特映)
評價:6.5
《時尚惡魔的聖經》The September Issue
(本文內含部份劇情,請謹慎觀看)
還記得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在《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當中扮演的惡魔主管米蘭達嗎?現實生活當中,就真的存在這位惡魔主管,她就是《時尚惡魔的聖經》(The September Issue)裡的「VOGUE」雜誌主編安娜溫圖 (Anna Wintour),而影片也透過嶄新視角,重新讓觀眾審視這位女魔頭的真面目。
直譯原文片名叫作「九月號」,忠實紀錄安娜跟她職員一同準備「VOGUE」2007年九月號的出版過程。原文片名有點無趣,但中文片名的確取得不錯,既切合題旨,更表現這本所謂的「時尚聖經」,確實是由安娜一人獨大,原因就如影片被記錄者們所說的「時尚,她說了算!」
美國已經有一系列跟時尚產業相關的實境選秀節目,且看參賽者明爭暗鬥,盡耍心機,評審說話越毒辣,觀眾也就看得越滿意。有時候我也覺得本片應該更早推出才對,現在才上映或許珊姍來遲!不過在導演R.J.卡特勒(R.J. Cutler)的鏡頭裡面,安娜並不像《穿》片中的米蘭達那般不苟言笑,真實生活中的她,喜怒哀樂全都表現在臉上。即使尖酸刻薄的風格不輸米蘭達,但她所說出的任何言語,就是有辦法讓觀眾莞爾一笑,無法討厭她,反而覺得她是那樣有魅力,那樣有才氣。
雖說安娜是「VOGUE」的靈魂人物,但本片也近身紀錄她與創意總監葛蕾絲柯丁頓(Grace Coddington)的互補關係。導演甚至採取多元視角去紀錄她與安娜的工作狀況,以及雙方互異的價值觀念。時尚產業求新求變,但你精心規劃的創意被無情否定,任誰都會難過傷心。影片裡頭,葛蕾絲的創意就不斷被安娜打槍否定,但觀眾也因此看到葛蕾絲的堅強,或許她就好似《穿》片裡頭的艾蜜莉也說不定!片中的兩位女強人互依互存,又或是說「VOGUE」並非安娜的專屬聖經,其實少了葛蕾絲,這本時尚聖經也就難復其實,而這也是導演透過本片,所呈現出的最佳結論!
討喜的題材、知名的人物,揉合多場精采時裝秀,《時尚惡魔的聖經》不僅滿足各類觀眾的好奇心,更得以窺探時尚界的神秘面紗。許多時尚人士的現身說法,更是時尚業、出版業可供奉為圭臬的金科玉律,但最漁翁得利的,也莫過還是「VOGUE」這本歷史悠久,置入行銷做最大的「時尚聖經」了。
片長:90min
年代:2009
日期:2009/09/04(五) 12:30
地點:信義威秀影城(媒體試片)
評價: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