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六:實驗類
小智

       紀錄片導演林泰州說:「一部實驗電影,至少要有一個畫面,或段落處理是令人難以超越,或讓人難忘,或他人不敢為之,或撞擊出另類觀念作法,或刺痛觀眾眼球心靈,讓觀眾有不同解讀的可能性。」而實驗電影之於金穗,絕對有其指標意涵。就在去年台北電影節抽掉實驗類影片競賽之時,金穗似乎就順理成章成為目前唯一一個開放給實驗電影發聲的舞台。其實我還滿愛看實驗電影,原因在於它前衛、它反骨、它另類,不僅沒有公式依循,反而更試圖尋找影像的表現可能。好比實驗的目的,在於研發新式品種,配合數位媒材的日新愈益,確實提供創作者更多玩性及空間,來探索、發現影像的各種意義。於是閱讀今年入圍的實驗影片,只要畫面夠屌,夠有特色,我都會給予該片不錯評價。

       廖惠玲的《歇後風景》,藉由高對比性的電影語言,呈現白色恐怖的歷史軌跡。透過大量長鏡頭的畫面堆砌,揉合人聲與無聲,讓影像及聲音呈現抽離斷裂的感受。尤其以《快樂頌》作為背景音樂,更是與抑鬱的影像背道而馳,模糊了死亡定義,讓死亡成為悲劇?抑或極樂世界的對比?以其曖昧隱喻、深厚底蘊,確實對觀眾充滿挑戰性,只看一次可能無法體會箇中意念,必需重複細看才行。不過大量紀實的影像,少了震撼與生猛的實驗感,導致全片變得薄弱蒼白,少了那麼點靈魂的昇華。

       蘇話雅的《Milk Man》,則呈現教育及價值觀對孩童的宰制壓迫,雖說該片的構圖用色都滿用心,但卻像是一部「帶有實驗風格的劇情影片」。片中的男孩,他活在社會價值觀的陰影之下,一方面要滿足父母期望,另方面更要融入社會。於是他壓抑,進而失去自我,成為模型化社會的一份子。如此概念,跟之前台灣藝術大學一部動畫實驗兼具的《惡奶》(林婕頤導演)有些類似,不過與《惡》片相比,本片對夢境的超現實陳述絕對技高一籌,可惜只差在本片的實驗性確實不足。


       江淑婷的《動物私語》,則是入圍影片當中最具實驗性的一部,透過大量影像的交錯並置,切割、重組、再拼貼成一部嶄新影片。畫面與音效合作無間,彷彿讓觀者跌進用藥過後的迷幻快感,並同時表達人類、動物及環境間的共存關聯。剪輯手法更是全片最大亮點,陳述觀點反而位居次要,嫻熟的技巧確實令人難忘。但因為影片篇幅略長,讓畫面在不斷轉換之下,到最後反而讓我看得有點疲乏。抑或這就是創作者想要達到的目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三片各有優點缺點,但或許是因為創作者視野、素質及美感的參差,導致三部影片皆讓我略感失望,不禁想起知名影評人黃建業曾說:「國內的實驗創作者,絕大部份都缺乏真正的實驗精神。」或許真是這樣吧?也期待明年能有更驚人的實驗電影,來震撼我的眼膜。

★★延伸閱讀★★
第31屆金穗獎官方網站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一:前言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二:劇情影片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三:劇情數位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四:動畫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五:紀錄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七:學生作品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八:結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