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影片:《被世界遺忘前》《亂世浮生》《無用》《劣酒博士》
觀賞時間:2008/06/27(五)
短評撰寫:小智
《被世界遺忘前》Before I Forget
對我來說,觀賞本片的重點並不在「看」劇情,而是在「感受」主角他年過半百時的心理狀態與感情。作為導演他自編自導自演之影片,除了可從中看出他無限的才華之外,更也可以明顯感受導演試圖藉著「扮演」角色,來對他「自己」作出深沉且綿密之投射。影片關注同志議題,尤其更加關注老年同志族群議題,也試圖表現這群「老Gay」他們面對之後生活那不悲不亢的態度。開頭那數分鐘毫無台詞的一鏡到底段落,不僅可以看到主角(導演本人)他孤寂落寞的身影,更也看到了他面對「孤獨」、面對「死亡」時的恐懼,也為片名作出了隱晦的破題(深怕被遺忘)。影片的運鏡十分沉緩,更也存在滔滔不絕的雙人對話,以致於觀賞本片是要有些耐心,然而如果真的讀懂本片,其實是十分難過且傷悲的。而片中對於作家、男妓以及愛滋病等主題的著墨,多少也讓我聯想起法國導演安德烈泰希內(Andre Techine)的《愛滋味》(The Witnesses),同樣有著相互輝映之樂趣,殊不知兩人早期就以演員導演身份合作多次。難道,這是一種男同志之間的默契?
觀賞地點:新光影城一廳
電影評價:6.5(10)
《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
閱讀劇情簡介,會讓我直截將本片導向「性別議題」電影來做思考,不過等影片觀畢,我不禁貽笑大方,了解影片原來並不單純講述性別,也不在講述同志情愛抑或革命議題,而是在講「人的本性」,也試圖表達「人性本善」之特質。影片具備獨特的觀照視角,且故事富有新意,演員的表演更十分具有可看性。然而最重要的,導演尼爾喬丹(Neil Jordan)照樣在片中發揮他對「音樂」的絕佳品味。音樂的使用,無疑幫本片加分再加分。
觀賞地點:新光影城二廳
電影評價:7.5(10)
《無用》Useless
本片為中國導演賈樟柯(Jia Zhang Ke)繼《東》(Dong)之後,他的「藝術家三部曲」之第二部。比起前作,可明顯看出導演他的紀錄片語言越來越成熟,不論是題材的揀選,或是主觀視角的切入,都可以了解導演他試圖想「說些什麼」,也因此在片中許多地方,都可以「明顯」看到他所要表達之觀點。影片充滿人文關懷,運鏡也饒富詩意。然而極少的對白,以及極為緩慢的影片節奏,建議觀者在觀賞之前,應該要睡飽一點會比較好。
觀賞地點:新光影城一廳
電影評價:4(10)
《劣酒博士》Dr. Plonk
觀賞本片,只覺得導演在發神經,演員也在發神經,最後連同觀眾也跟著一起發神經,簡直可以包場來開「發神經同樂會」了!然而就算大家都在發神經,但如果仔細思考,還是可以看出本片一點都不神經,反而還嚴肅工整到一本正經。以「形式」來看,本片完全按照早期默片模式拍攝,說淺一點是對經典致敬,然而說深一點則是「藉古諷今」。劇情充斥科幻奇想,以及眾多無厘頭笑點,完全是把「嘲諷戲謔」給發揚光大,然而觀眾也情不自禁依舊買帳。影片配樂尤其豐富了全片之可看性,感覺配樂像是配合畫面而生,然而兩者的搭配就是如此允當,予人深刻印象。
觀賞地點:中山堂
電影評價:8(10)
- Jul 02 Wed 2008 00:00
[2008第十屆台北電影節]2008/06/27(五)觀影短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