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短評《羅馬尼亞短篇輯》Romanian Shorts Collection
文∕小智
《我的七號女神》Marilena De La P7

本片攝影風格獨特,運用了大量晃動無比的手持拍攝,除了營造出一種真實的人生之外,更透過畫面顯示出角色們內在的混亂與不安。而人物的大特寫,無疑也營造出一種極度壓迫的感覺。此外影片屏除了蒙太奇手法,而以分割畫面呈現出同一時間內角色們所做的事情,如此呈現方式雖然在本片會有些突兀,但卻也感受到導演他的淘氣與幽默。
不過我倒覺得妓女這角色的刻畫稍顯薄弱,或許是因為片長限制,抑或因為她只是配角,而在劇情上對她並沒有過多的著墨,導致妓女最後自殺的高潮戲,反而讓我覺得有些無來由,對於其自殺的原因也更多了些開放式的隱晦想法。或許,這也是導演自身對於妓女這職業的否定心態吧?雖然妓女自殺很可悲,但導演並不手軟,緊接著在畫面裡又安排一對新婚男女(「生」的象徵)路過,除了加重妓女的悲劇性,更多了再度的諷刺,可說是神來之筆。直到影片結尾,少年坐在屋頂上徒增嘆息,但日子還是得要繼續過下去。只是,這青春是如此地殘忍,如此地哀淒。
片長:45min
年代:2006
國家:羅馬尼亞
導演:克里斯汀內梅斯古Cristian Nemescu
評價:7
《電梯春光》C Block Story

片長:14min
年代:2003
國家:羅馬尼亞
導演:克里斯汀內梅斯古Cristian Nemescu
評價:8
《塞車狂想曲》Traffic

片長:15min
年代:2004
國家:羅馬尼亞
導演:卡塔林米特里古Catalin Mitulescu
評價:4
《利維的夢》Liviu’s Dream

片長:39min
年代:2004
國家:羅馬尼亞
導演:柯內流波蘭波宇Corneliu Porumboiu
評價:6
總結:
四部來自羅馬尼亞的短片,部部都細密著墨於對「人」的關照,以及對「生活」與「事件」的刻畫。除了《電梯春光》之外,三部看完都有點「惆悵」,或許這就是羅馬尼亞電影的特色之一吧(忽然開始以偏概全了起來)。不過以本次影片的播放順序而言,明明都是35mm膠捲規格,為什麼不將克里斯汀內梅斯古他最早期的《電梯春光》擺在最先放映,緊接著再放映他的《我的七號女神》?由先至後,這樣導演他的作品也會比較有連貫性不是嗎?
●●小智觀影備註●●
觀賞時間:2007/11/27(二)17:00(2007金馬影展)
觀賞地點:in89豪華數位影院數位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