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1.bp.blogspot.com/_9n5lTEmNGKo/SnEts9vu3JI/AAAAAAAAAE0/dlrEEbZgRps/s400/Final+Destination+4+French+Poster.jpg&width=180&height=267)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27.tinypic.com/33uvqs4.jpg&width=180&height=267)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kevinterry.us/blog/wp-content/uploads/2008/12/transsiberian.jpg&width=180&height=267)
電影短評:2009/12/01(二) - 2009/12/02(三)
文∕小智
《絕命終結站4》The Final Destination
《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G.I. Joe: The Rise of Cobra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27.tinypic.com/33uvqs4.jpg&width=180&height=267)
所以,我真的很聽話地跑去二輪戲院,並觀賞了《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G.I. Joe: The Rise of Cobra)以及《絕命終結站4》(The Final Destination)這兩部片。其實大家也不用問我怎麼搞到現在才看?因為當時就是有事才沒看咩!不過關於《G.I. Joe》這部片,不論你想叫它「技安救」還是「雞歪救」,總之整部電影就是不停在救:救武器、救國家、救人民,甚至是救女友。而且情節安排得太過合理化,邏輯也有些不合理之處,但對於這類不需花腦筋去思考的娛樂強片來說,如果你真的把劇情當一回事,你就是阿呆一個。
所以我是阿呆一個!因為我真的下意識去想劇情了!為了不要讓自己再阿呆下去,這部電影就很迅速地說到這邊為止。反正我只花幾十塊錢,就可以一直讓億萬聲光特效往自己臉上砸,也算是省小錢賺大錢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1.bp.blogspot.com/_9n5lTEmNGKo/SnEts9vu3JI/AAAAAAAAAE0/dlrEEbZgRps/s400/Final+Destination+4+French+Poster.jpg&width=180&height=240)
一如鋸了六年還鋸不完的《奪魂鋸》(Saw),以龜速發展到第四集的《絕命終結站》,也同樣自成一格,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公式劇情。幸虧前三集的角色都掛點得差不多,所以本集跟前三集的劇情延續性並不大,獨立觀之沒差,不用怕看不懂,也可能會被片中的橋段給驚到。就我觀賞前三集的感覺來說,第一集既精采又驚艷,第二集也覺得不賴,第三集只覺得嗯哼OK。於是,對已經觀賞過前三集的觀眾來說,這部最新之作究竟能給我們什麼?
就是…就是…就是「創意」啊…大佬!
創意!創意!創意!死神到底該如何索命才有創意?可惜啊可惜,很不幸本集被我這個已經看過前三集的人給看到,只能說它運氣太差,就連死神也救不了它。我並不是指整部電影爛到無以附加,影片的緊張氣氛依舊存在,且片中的電影院場景至少還算有點新意,可以唬唬我們這群正在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只可惜屏除掉這些以後,就剩下江郎才盡的編劇,讓劇情不斷出現前三集的死法,大大削弱了期待的懸念。總之,整部電影一再出現陳年舊梗,少了驚喜,多了嘆息,宛如一杯飲之無味的回沖茶葉,再加上疲軟的收尾結局,無疑將全片引領至無言的境地。
片長:82min(絕)、118min(特)
年代:2009
日期:2009/12/01(二) 15:50(絕)、17:20(特)
地點:三重金國戲院
評價:5(絕)、7.5(特)
《消失的旅客》Transsiberian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kevinterry.us/blog/wp-content/uploads/2008/12/transsiberian.jpg&width=180&height=267)
觀賞導演布拉特安德森(Brad Anderson)的作品並非首次,之前就看過他2004年的《機械師》(The Machinist),雖說當時並未在台上映,但看完DVD簡直驚為天人(該片影評請點這裡)。一方面歸因於克里斯丁貝爾(Christian Bale)瘦到不成人形的精湛演技,另方面就是導演成功把一齣精采的「心理分析」劇本, 以實驗性手法玩得異常精采,餘韻無窮又有許多探討空間!此次安德森同時扛起編劇一職,影片也同樣泛著心靈恐懼意味,更直接透過「火車」這個有限的幽閉空間,去探討金錢、謊言、謀殺,甚至是人物複雜的心理狀態,堪稱難度頗高。
全片不論演技、攝影、節奏、畫面、場景都很不錯,但既然打出「希區考克」及「黑色電影」噱頭,自然會讓人朝恐懼及緊張去作聯想,所以「劇本精不精采」便決定全片成功與否之關鍵。可惜本片文本最大的問題就是「虎頭蛇尾」,且劇情的推理過程也感覺有些生硬,甚至還帶點美國帝國主義式的自大,讓人看得有點Orz。有可能是編導已經把劇本一看再看,對劇情已經有高度了解,以致拍攝時忽略觀眾根本是第一次觀賞,導致有許多細節及疑點都忽略未呈現到,也讓文本之細膩程度銳減,皆是全片讓我感到可惜的地方。
片長:111min
年代:2008
日期:2009/12/02(三)19:00
地點:真善美戲院(特映)
評價:7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