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穗獎評審雜記之三:動畫類
小智

         相較真人主演影片的技術性與侷限性,「動畫」其實是最能實現現實所不可能達成事物的有效媒介。許多自由奔放的想像,以及天馬行空的創意,藉由動畫的方式,都得以讓觀眾獲取心靈上的釋放與昇華。本屆金穗獎動畫類入圍作品,有的是畫面多采多姿,有的是劇情天馬行空,同時也不乏技術展現的
3D
作品,然而成果卻呈現兩極化差異。

         蔡旭晟導演的《櫻時》,透過小男孩在夜晚的神奇際遇,呈現一段關乎於「失去」的主題。畫風頗有日本動畫之感,透過影像讓觀眾看到三太子、風獅爺、門神等台灣常見的神明都活了過來,並跟妖魔鬼怪奮力迎戰。導演運用大膽的色系,宛如嘉年華會般喧嘩的氣氛,進而宣傳台灣傳統民間信仰,同時也默默傳達傳統文化漸漸消逝的隱憂。全片充滿草根氣息,音樂也搶耳,無疑是部完成度非常高的動畫,只可惜情節太雜,劇情也略顯煽情,削弱了感動力道。

  

         邱奕勳導演的《神畫》,呈現畫龍點睛與鍾馗降龍的故事,並在技術面上將中國傳統水墨動畫,結合深具現代感的3D立體風格,是部技術展示的動畫作品。而關於此類偏向技術,劇情元素可能相對較低的作品,尚有黃鈞導演的《我是隻小小鳥》,講述一段少女心靈解放的想像短篇。

 

         蔡至維導演的《熟男》,表述小時後的夢想,並不表示會為現下的成就,同時也帶出裁員、高失業率的社會問題,以劇情面來說可以是吸引人的,可惜劇情結合到動畫面上,就讓我感覺敘事有些不太順暢。而陳秋苓導演的《彼岸》,則以手繪畫風方式,帶出城市的病態,並深具鬼魅般揮之不去的懸疑驚悚感,作品著重在氛圍營造,以至於劇情相對也偏弱。 

         邱士展導演的
3D動畫《四輪伯的Country Road》,試圖透過四輪伯搶救變成高速公路的鄉間小路,表達在面臨現代化、都市化變更之後,我們相對也失去了一些東西。看到最後,我還真覺得四輪伯造成交通混亂的方式挺任性的,不過轉念一想,有時候我們面對一些無能為力的事情,也只能在心中做出無聲抗議,相較之下,四輪伯似乎更有魄力多了!




         然而有時候,我也覺得動畫不需要太過複雜,「簡單」就可以是種美感的高度表現。紀柏舟導演的《光之塔》,正好就做到了這種「簡單」而「樸實」的溫暖觸動。透過「燈塔」的象徵,表達遊子不論在外遇到任何困難,不論身在天涯何方,父母都會是子女最有力的依靠與方向,這定律隨著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也不會有一絲一毫改變,而「燈塔」散發出去的光亮,也永遠會照耀在子女們的身上。雖然本片畫風簡單,卻在質樸中傳遞了親情的重量,並具有留白的想像空間,優美舒緩的配樂更適時調節劇情氣氛,感人之中也帶著一絲絲惆悵,成為本類作品當中,我最喜愛的影片。

★★延伸閱讀
★★
第33屆金穗獎官方網站
第33屆金穗獎官方部落格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一:前言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二:劇情類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四:實驗類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五:紀錄類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六:學生作品類
我的金穗評審雜記之七:結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